%> 关于建筑文化与城市精神的思辨_行业_新闻_基础工程网 --湖南立百年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专注基础工程二十余年
最佳游览分辨率1024*768
新闻搜索
 
最新新闻 NEW10
1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
2  三一集团与中国建筑标
3  黄广亮:“独创”是唯
4  涂料行业采购营销模式
5  耐高温绝缘涂料高温高
6  设备的摩擦磨损用陶瓷
7  耐高温防腐涂料耐酸碱
8  金属幕墙和铝板幕墙的
9  国家政策推动 建材涂
10  山西太原召开2014
热门新闻 TOP10 点击
 OMA设计的丹麦建筑 13653
 8.挤密桩_8.2振 10366
 立百年-基础施工工艺 9071
 8.挤密桩_8.1振 9049
 1. 挖孔桩_1人工 8503
 立百年-基础施工工艺 8320
 5. 预制桩_5.2 8043
 6.预压_6.1真空 7755
 立百年-基础施工工艺 7688
 7.搅拌桩_7.1喷 7383
关于建筑文化与城市精神的思辨_行业_新闻_基础工程网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http://www 发布时间:2014/9/11 阅读:1902

立百年基础工程: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行业 » 正文

关于建筑文化与城市精神的思辨

分享到:    发布日期:2014-09-09 核心提示:当你走进一座城市,如织的街道、繁华的市井令人目不暇接。然而,给你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建筑了。它会让你感到或古朴典雅,或现代简                当你走进一座城市,如织的街道、繁华的市井令人目不暇接。然而,给你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建筑了。它会让你感到或古朴典雅,或现代简约,或宏伟壮观,或灵秀恬静。这些就是建筑的精神功能,也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特色所在。

  每一个自愿认同、回归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中国人,都应当从经典传统建筑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意识文化的历史演绎进程中,了解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丰富的、独具魅力的语汇和符号体系。


丽江古城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也是旅游的卖点

  东北大学教授 赵新良

  建筑文化是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的有机集成,我们的城市能否各美其美,美不胜收,关键在于是否把握了建筑发展的三性:现代性,体现现代的技术、现代的理念、现代的追求、现代的情感;文化性,体现文化传承、审美追求、人文关怀、情感宣泄;地域性,体现地域文脉、地域风格和地域特征。只有经过认真比较研究,鲜明地展现出这个地域和其他地域的不同特点,才可能使我们的城市建设体现乡土建筑的现代化和现代建筑的地域化,发挥历史文脉和地域特色的独特价值。

  我们看到,一些已经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城市,由于不善于管理,留下了许多遗憾。比如地处云南的丽江古城,在明太祖调北征南的时候,很多江淮人士把江南、中原的传统建筑文化带到丽江,丽江古城四方街遗留的木结构建筑群体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时代的风格和布局。联合国专家去考察后认为有独特的、不可复制的价值,因而将其列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慕名而来的旅游者到这个地方一看,初步印象很好:小桥流水、曲巷通幽,颇有魅力;但走进街巷和建筑物内部,深度探索建筑空间意蕴和城市文脉传承机理,又觉得徒有其表、苍白空泛。家家都过度商业化,兜售低俗的旅游纪念品,霓虹灯下、叫卖声中,文化何在?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地,能不能让人们在游览中潜移默化地增长历史知识、提升文化修养、认同地域文化,不可轻视。

  单独地讨论建筑文化已没有实际意义,需要将其置于特定的社会、时代与城市发展背景中

  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傅绍辉

  文化是复杂的整体,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中国的建筑文化离不开产生它的民族土壤,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延续。地域特色鲜明的建筑必然加入了当地的文化元素,这种类型的建筑是一种直接的艺术文化的表达。

  当前,各省市都在兴建地区科技馆,但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由于世界文化交流不深,文化同化现象严重,不同时期和不同风格的设计涌入国内,导致设计思想没有特色。而如果能把地域文化融入科技馆的设计当中,则无疑能使科技馆在宣传科学文化的同时,更好地传承地域历史文化。

  我们发现,中国文化中人与环境融合以及“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在有些建筑设计中也得到了很好的运用。贵阳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就是一例。这是一座镶嵌在山地上的建筑,顺应地势巧妙地立在了高地上。建筑顶盖的设计元素中还巧妙地利用了当地少数民族的头饰样式,如此设计不仅迎合了当地的一种图腾崇拜,还使得整个建筑更加美观、实用。

  在经济与产业分工全球化的趋势下,如何在融入全球经济的过程中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特性,是每一个对外开放的城市都必须面对的问题。这一问题反映在城市建筑文化上,就是如何平衡全球性特征与自身地域特征的表达。从城市自身有机更新的角度来看,新建筑代替旧建筑、新的建筑风格代替旧的建筑风格,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关键在于这种代替过程是否保持了对过去的延续性。中国传统的城镇建筑文化是群体文化,也是建筑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的文化。因此,单独地讨论建筑文化已没有实际意义,需要将其置于特定的社会、时代与城市发展背景中去研究和判断。

  对于建筑之文化,不能退避三舍,也不能大而空谈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钱江帆

  探讨文化是意义重大的,这毋庸置疑,而建筑的文化性同样也是不可忽视的。我对于建筑的文化性问题有自己的一个明确观点,即:没文化不好,大而空地谈文化同样不好。后者甚至更有害,因为它具有欺骗性,可谓“拉大旗,做虎皮”。作为一个设计师,要认清文化的不同层面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建筑设计中正确对待文化以及表达文化。

  对于建筑而言,“泛文化”是个背景,普遍意义下的文化层面也应该作为一种背景存在,不应仅反映在建筑形式本身,而应在审美、美学层面显现,进而以审美、美学来带动形式语言的表达,从而表现建筑文化。这才是一种正确对待文化的态度。我们作为设计师,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建筑本身是个“物质文化”的范畴,不要让“泛文化”过多地干扰我们的创作头脑。建筑领域中的文化,主要体现在美学的三个方面:

  一是物质美。物质美是由结构、空间、材料等建筑自身的物质元素的特性表达出来的,取决于高超的工艺、技术。单纯的建筑的物质美卸除了“泛文化”的包袱,体现了建筑美的特性,这一点可以更好地解释鸟巢、水立方等新建筑作品对建筑文化的拓展意义。这方面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并非强势,而今就更显不足,且没有足够的文化认知。

  二是形式美。形式是一种建立在感性基础上的知识,是构筑美的技巧。形式知识是可知的、可传承的,并且其自身在发展,有其“自主性”,不受思想和意义的困扰。西方在这方面有超过我们之处,他们对形式语言有总结、有量化,所以操作性很强,这就是为什么西方的城市、建筑整体水准比我们高。中国在传统上缺少对形式语言的系统的概括和总结,较多的是个人经验式的传承,无法成为普及的操作原则。

  第三是意义美。形式可以传达情感,传达历史的信息。建筑本身将精神、意识的层面通过形式进行表达,从而使建筑形式上升到了一种接近文学意义或为人们普遍认识的“泛文化”意义的层面,但这一层面的操作表达应该是从前两个层面中自然生成或与之天衣无缝地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向来擅长于意义美的表达,在这一方面,相对于西方,我们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立百年基础 基础工程 打桩 立百年 湖南基础 湖南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基础工程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井湾路258号人才楼505房 邮编:410007
联系电话:(0731)89789777
Copyright @ 1999-2019 www.lb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序号:湘ICP备10003676号

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1197号

   
 

更多>>